在熙熙攘攘的生活場景中,你或許曾見過這樣的畫面:有人舉杯飲酒時,酒杯在手中不受控制地搖晃,酒水不斷溢出;有人執筆書寫,字跡歪歪扭扭,宛如蚯蚓爬行;還有人在夾菜時,筷子抖個不停,食物掉落盤中。這些看似偶然的 “手抖” 現象,背后很可能隱藏著一種神秘的神經系統疾病 —— 特發性震顫。它就像潛伏在人體里的隱形 “搗蛋鬼”,悄無聲息地干擾著患者的日常活動,給他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與困擾。
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,主要表現為姿勢性震顫和動作性震顫。所謂姿勢性震顫,即肢體維持一定姿勢時出現的震顫,比如手臂平舉、端碗、拿杯子時,手部會不由自主地抖動;動作性震顫則發生在執行特定動作過程中,如寫字、用筷子夾菜、系紐扣時,手部震顫加劇。這種震顫癥狀往往雙側對稱出現,多從手部開始,逐漸累及頭頸部、聲音、下肢等部位。隨著病情發展,震顫幅度會逐漸增大,頻率卻可能降低,不僅嚴重影響患者完成精細動作的能力,還會在心理上給患者造成巨大壓力,導致患者因害怕被他人異樣眼光看待,而逐漸回避社交活動。
特發性震顫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確,目前認為與遺傳因素、環境因素以及神經系統功能異常密切相關。大約 60% 的患者有家族遺傳史,這意味著如果家族中有特發性震顫患者,其親屬患此病的風險會顯著增加。從環境角度來看,長期接觸某些重金屬、有機溶劑等有害物質,也可能誘發特發性震顫。在神經系統層面,大腦內某些神經遞質失衡,如 γ- 氨基丁酸功能減退,會打破神經信號傳導的平衡,導致肢體出現不自主震顫。
與帕金森病等其他震顫類疾病相比,特發性震顫有著明顯區別。帕金森病除了震顫癥狀外,還伴有肌肉僵硬、動作遲緩、面具臉等典型癥狀,且震顫多為靜止性震顫,即肢體在放松狀態下出現抖動;而特發性震顫在肢體靜止時癥狀減輕或消失,運動時癥狀加重,患者通常不伴有肌肉僵硬和運動遲緩。不過,需要警惕的是,特發性震顫病情進展雖相對緩慢,但如果長期不加以干預,同樣會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,甚至影響其工作能力和社會功能。
目前,特發性震顫尚無根治方法,但通過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以及生活方式調整,能夠有效控制癥狀。藥物治療方面,β- 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、阿爾馬爾等,可調節神經系統功能,減輕震顫癥狀;對于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病情嚴重的患者,腦深部電刺激術(DBS)等手術治療方式,能精準調控大腦異常神經信號,顯著改善震顫癥狀。此外,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飲用咖啡、濃茶等刺激性飲品,保持規律作息,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和心理調節,這些都有助于緩解癥狀、穩定病情。
特發性震顫雖然是一種慢性疾病,但只要正確認識、積極應對,患者依然能夠與疾病和平共處,重拾生活的信心與樂趣。若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不明原因的震顫癥狀,應及時就醫,早診斷、早治療,將疾病對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。
【黑龍江京科腦康醫院】多年來一直專注于精神心理疾病的的臨床治療和研究,治療適應癥為失眠癥、抑郁癥、焦慮癥、精神分裂癥、情感障礙、精神康復、心理障礙等。患者及其家屬日常應時刻關注病情變化,遵醫囑定期復查,一旦出現復發癥狀應立即就診治療。
醫院的口碑:患者在選擇醫院治療的時候,醫院的口碑是非常重要的。患者要選擇口碑好的醫院,治療過的患者也是親身經歷,患者是不會撒謊的,而且治療的結果也是可以明顯看出來的。所以患者在選擇醫院時要慎重考慮,口碑好的醫院才是患者要選擇的。
專業醫療設備:醫院設備也是選擇醫院的重要依據,因為有了專業的設備,醫師才能準確、快速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,進而制定出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,讓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療。因此,患者選擇醫院時要了解這家醫院是否有專業的醫療設備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
專業醫生團隊:醫院要有專業的設備,但是光有專業的設備也是不行的,有了專業的設備也要擁有專業的醫生團隊,正規專業的醫院都是有經驗豐富的醫生團隊的,這樣一來才不會出現誤診的情況。患者千萬不能盲目的選擇醫院,盲目選擇醫院可能會耽誤治療黃金時間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的。